close

大安森林公園樹木生長狀況不理想,台日樹木專家昨天初步認為,因公園高含量的黏土層,讓樹根無法深入地底,導致樹木生長不佳。 記者許正宏/攝影 大安森林公園地下究竟是什麼情形?台、日樹醫聯手鑽探開挖,發現埋有公園前身眷村建材,且地底土壤非常硬,導致樹木「有根難伸」長不大。

為找出公園樹木長不大原因,市府和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合作,找來台大教授團隊和日本樹醫,研究樹木根系生長情形,昨天公布初步調查結果。

日本樹醫挖開一棵台灣欒樹地下,發現樹根100多公分,卻只往地下延伸15公分,驚呼公園的土木工程做得太細,地底土壤「非常非常硬」,樹木無法扎根。

樹醫之一日本街路樹診斷協會副會長蒞松滋久說,該棵台灣欒樹根部應長到200、300公分、向下延伸60至80公分,因地底硬度平均,限制樹木根系發展空間。

台大教授張文亮分析地層後,發現公園地底60公分以下土壤,為北市湖泊時期的純黏土,經過長期壓密,變得非常的硬。

「只有1%的植物根伸得下去。」張文亮說,地底「越往下越硬」,水分下不去,60公分以下的土壤又硬又乾,植物的根毛,無法吸收到水分和養分。

更驚人的是,公園地底留有眷村時期的磚頭和水泥塊,張文亮說,這些雜物不利植樹生長,大型水泥塊應移除,但少部分磚塊間的孔隙,可讓植物的根深入,「有好也有壞」。

大安森林公園草地光禿,過去被歸為民眾過度踩踏,但張文亮分析,草地光禿區集中在榕樹區,地底為砂質土壤,加上榕樹葉子多,下方本來就不易長草皮,踩踏不是主因。

對公園未來生態多樣性,台大教授群展開規劃,希望活化大生態池,在小生態池復育螢火蟲,並透過生態滅蚊、病蟲害監測,讓公園變得更舒適。

基金會19日舉辦「樹木保護國際研討會」,邀日本、新加坡樹木專家和官員,介紹樹木保護和預防天災作為並提出改善策略。
22EA4D081546EAA8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ibhfdtf 的頭像
    bibhfdtf

    網路購物的生活美學

    bibhfd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